兰溪人汤某自作聪明,在倒卖锡箔灰过程中,利用对方在验收货物时仅在编织袋中部取样的漏洞,以劣充好,欺骗受害人章某,非法获利数十万元。6月2日,汤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永康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去年7月份以来,汤某和胡某两人合伙从兰溪打扫公墓的人处或者金华地区的寺庙里收购锡箔灰,过筛后销售给永康市物华废旧市场的章某。
几次交易下来之后,汤某发现章某手下的小工验货的时候都是从中间取样,两边不怎么管。于是,汤某灵机一动,向胡某提议在编织袋的中间装好的锡箔灰,两边装差的锡箔灰,这样就可以全部按照好的锡箔灰的价格出售。
“我当时想想这就像蔬菜、水果那样好坏掺在一起卖一样,应该没什么关系的,一时贪心就同意了。”胡某回想道。
为了不被发现,汤某还专门找了打铁匠制作了一个编织袋大小、两头相通的圆柱形铁桶。装货时,先把铁桶放进编织袋,把含量高的锡箔灰装进中间,两边装含量低的锡箔灰,然后再把铁桶抽出来,扎好编制袋口。
果然,此方法屡试不爽,从未出过差错。从2016年11月起,汤某伙同胡某多次采用上述方式诈骗得手,即使之后二人分开单干,两人依然采用上述方式销售锡箔灰。
4月22日,章某在物华市场仓库闲得无聊,一时兴起拿取样用的不锈钢管插进编织袋底层,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抽出来的根本不是锡箔纸灰,完全就是普通泥土!章某又查看了以往收进来的放在仓库里的其他货,发现都是有问题的。随后,章某特意取了两份样品送去化验,结果显示:一份根本没有锡含量,一份只有1%的锡含量。而当时,章某已经向汤某支付了100多万,向胡某支付了60多万的货款。
随后,章某向永康市公安局报案。汤某、胡某相继落网。目前,胡某也已被刑拘,等待二人的将是刑法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