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堵方案征求公众意见
时间:2010-12-13 作者: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大 | 中 | 小】
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正式亮相并征求公众意见。此次亮相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等。
意见征集从12月13日开始,具体方案和方法请参见相关政府网站。
调控小客车增速,必要时重点拥堵路段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的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有效减少中心城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开发项目与道路、公交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投入使用
治堵方案提出,北京市将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编制实施《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落实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与此同时,北京将建立开发项目与配套代建道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同等作用。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西二环、东二环建设地下隧道,打通断头路,建设微循环系统
今后,北京将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隧道,2011年开工建设西二环、东二环、西山隧道等地下隧道工程。2012年底前,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等5条37.3公里城市快速路,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改造完善建国门桥立交、万泉河桥立交等7个快速路网节点。
北京将继续加大疏堵工程的力度,加快提高既有道路通行能力。制定开放使用地下环廊管理办法,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实现中关村西区、金融街、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廊交通功能,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丽泽商务区地下环廊。
为有效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北京将加快建设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400公里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断头路,实现一批次干路、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系统。
“十二五”新开通轨道交通线中心城占80%,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
北京市将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调整建设时序,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一条线路一个指挥部和市、区联动,加快推进规划实施。2011年实现2条新线分段开通。2015年轨道运营总里程达到561公里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中心城占80%,并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
改造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运营服务设施,实施1号线、5号线、八通线、13号线的信号、供电、车辆段等改造工程,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程度和能力。实现地铁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高峰发车间隔2分钟,高峰时段运力分别提高12.5%、50%、25%、50%。
快速公交道与其它车辆实现物理隔离,提高出租汽车预约叫车比例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北京将着力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
2011年底前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完善朝阳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的道路设施条件,实现与其他车辆的物理隔离;加快建设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
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和管理系统。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提高出租汽车预约叫车比例;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交通出行提供动态信息服务。
允许机场大巴、校车、班车走公交专用道,积极发展校车,鼓励单位班车
允许机场大巴、校车、班车通行公交专用道,新建400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提高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在公交车辆上新增1000套自动监测设备,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
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和鼓励单位开行班车。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解决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问题,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鼓励单位开行班车和规范合乘出行,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建成5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部分地铁站点建设自行车停车场
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启动地铁4号线、5号线和八通线公共自行车试点,先期投入200余个站点、1万辆左右自行车,方便短途出行和公交接驳。
在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示范区。在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地面公交骨干线路的主要站点和枢纽站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2012年底前在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西郊线等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站点规划建设自行车停车场。
调整停车收费标准,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为方便市民停车,北京将在中心城建设逾5万个公共停车位,落实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用地并加快建设,将四环路以内的公共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范畴,加大投入,实行特许经营。北京还将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基本停车位。
与此同时,北京将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差别化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三环路以内及其以外的重点区域为一类地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为二类地区,五环路以外区域为三类地区,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停车价格实行阶梯价格,居住区及夜间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今后,北京还将分年度制定全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将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纳入市、区县两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对在缓解交通拥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区县、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记者 朱竞若 赖仁琼 王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