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代检察长;1月26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作为代检察长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第一次和全省的省人大代表和老百姓见了面;1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被选举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这三次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省人代会上的公开露面,让此前长期从事国家安全工作的浙江省检察院新任检察长汪瀚,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隐蔽战线走上了捍卫正义的检察工作岗位,也走入了广大浙江老百姓的视野。
2016年是浙江“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浙江司法改革的全面推开之年。新到任的省检察院检察长,将带领全省检察工作人员开启怎样的检察“十三五”?汪瀚新任检察长的当天,浙江法制报记者进行了专访。
坚定改革信念勇担检察职责
司法改革,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去年我省在11个检察院开展司法改革试点,并完成了首批检察官入额工作。
对此,汪瀚说,司法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就其中的检察改革而言,就有很多项,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仅是其中的一项。而且,在之前全国各地开展的司法改革也都是试点改革,因此,2016年才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元年,“所以,在这一年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坚定改革的信念,领会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进一步使检察工作专业化、现代化,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大踏步前进。而我们全省的检察工作人员,也应该以改革的姿态进入2016,更好地担当起应担的职责。”
“五个更好”勾勒浙江检察“十三五”
今年李强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省的“十三五”提出了要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以“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为总要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检察工作而言,2016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强化法律监督,努力开创浙江检察工作的新局面,与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频共振。”汪瀚说,检察工作与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相协调,要做到“五个更好”。比如,在法治监督上,检察工作要更好地把握检察机关的职责定位和主责主业,强化职能、突出重点,通过更好的法治监督赢得共识、确立权威;在服从服务大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要在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在顺应法治发展上,要强化改革创新,在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规范公开条件下强化依法反腐力度、建立健全业务工作规则和标准体系等,建设高水平法治文明。
另外,利用我省电子商务、互联网方面的优势,我省还将加快推进科技强检,探索“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更快一步地提升司法办案水平。
“高水平的检察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检察人才。”汪瀚说,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我省还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检察业务领军人物,“我们浙江在电子商务上能‘领军’,在互联网上能‘领军’,为什么不可以在检察工作上也出现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才?我坚信,一定可以!”
法治新闻推进“阳光检察”
虽是北京人,但在浙江工作11年的汪瀚,早已把浙江当做了他的第二故乡。之前作为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对《浙江法制报》,他已非常熟悉,至今仍记得2015年夏天《浙江法制报》头版刊登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报道。“我们都是《浙江法制报》的忠实读者。”汪瀚说,《浙江法制报》既是我省政法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和政法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他关注到,围绕司法体制改革,法制报已经推出了很多有深度、有思想又贴近民生的报道,“相信《浙江法制报》的法治新闻,将助力我省更好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进阳光检察、民生检察,推进法治浙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