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乌黑的长发,清瘦的脸庞,娇小的个子,显示出江南女子特有的灵气。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然而站在法庭公诉席上,她却是一个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公诉人,娇柔中不失英武本色。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的眼睛曾威慑了多少犯罪嫌疑人,指控了多少罪犯。她凭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用她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满腔热情展示着一朵铿锵检花的风采。
初出茅庐 潜心付出
1998年8月,王凌云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怀着对实践法律的美好憧憬,走进了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检察院。面对大楼上高高悬挂的国徽,她为自己能加入这一神圣的队伍而激动不已,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对得起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事与愿违,年轻的王凌云被安排到调研室从事文字工作,文字工作不是她的强项,也不是她的兴趣所在,她顿感失落和茫然。认输、放弃从来就不是王凌云的性格,她深深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想有所得,必须先付出。于是她一头钻进了文字堆。每天起早贪黑,翻阅报纸、文件等材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平时工作忙,她就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看书学习,甘于寂寞,勤于练笔。院里了解她的同事都说,王凌云看书,那可真是废寝忘食啊!
在调研室,一呆就是三年。这三年她全身心地投入、付出,没有虚度,没有荒废。她用笔反映和总结了定海检察院的日常工作、干警风貌以及各项争创活动的闪光点,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调研室多次跨入省级先进的行列。“唯艰忍者始能遂其知”,那三年里练就的文字功底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她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线奋斗 甘献青春
2002年1月,王凌云被调到反贪局工作,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在她看来,能够令一个个有较高水平的罪犯乖乖地俯首认罪,是一项多么令人钦佩和值得挑战的工作。在认真细致地做好内勤、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的同时,她主动向领导请缨,希望参与办案,磨练自己。在调查取证和预审中,她亲身体验到了与犯罪分子面对面较量的种种滋味。那是一种充满智慧和逻辑的博弈,也使她对办案多了一些感性认识和了解。如果说生活中的王凌云是细腻温柔的,那么反贪工作经历赋予她刚性之美,给江南女性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妩媚。工作之余,凭着勤于钻研,刻苦好学的韧劲,她以全市第三的成绩通过了全国第一次司法统一考试,并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迈出了检察生涯的成功一步。同事们一提起她就竖起大拇指说她聪明,只有她自己清楚聪明背后的艰辛与汗水。她说,并非聪明使我进步,司法考试前整整半个月,我每天学习的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所谓勤奋出天才,在王凌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3年8月,因工作需要,产假三个月后王凌云被调到公诉科工作。面对着刚刚出世的孩子和一样繁忙的丈夫,她毅然调整心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岗位中,因为那是她热爱的事业,是她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万丈高楼平地起,从未接触过公诉工作的她首先从最基础的电子报表输入做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十天内就输入案卡120余条,并排除了一些一直以来困扰未决的问题,得到科室领导的肯定。
庄严的国徽、呼啸的警车、充满激烈对抗与较量的法庭公诉席……在这个令人敬仰、充满凛然正气的公诉战线上,她踏实而精彩地走过了四年,定海的律师们一说起检察院的这朵公诉玫瑰,无不承认她的确是他们强有力的对手。四年的司法实践练就了她高超的办案本领。四年来,她成功办理了近200起刑事案件,面对一件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她迎难而上,全身投入,最终迎刃而解。
她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必须时刻绷紧学习这根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她也确实照此而为,一年一个变化,一步一个台阶。2005年她以全院最好成绩通过主诉检察官考试。2005年、2006年,她制作的审查报告、公诉意见书参加全市评比,均获得第1名。其中2005年审查报告被选送到省里参评,获得第4名。2005年她被任命为检察员,同年又考上浙江大学在职法律硕士。2006年她撰写的《职务犯罪“三多”现象透视》被《浙江检察》刊用,并入选全市检察调研人才库。
挑战自己 成绩斐然
2007年8月,定海检察院进行第六轮“双聘”,王凌云又一次勇敢地挑战自己。她上台应聘办公室副主任并成功受聘,主持办公室日常工作。辗转一圈,她又回到了最初的文字工作岗位上。这一次,她充满了信心与决心。
刚刚接手时,办公室工作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面对上级院的年终考核,宣传、信息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其它工作琐碎繁杂,而她自己还要去参加研究生的学习考试,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然而困难面前她并没有退缩,而是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加以区别对待,先保证工作,再保证学习,其它的事情则见缝插针,灵活处理。她逐项研究工作的特点,各个击破。为了做好信息工作,她收集了厚厚的一摞资料,分析它们角度的选择,语言的组织等,努力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口勤、多与各部门联系,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她编写的信息逐步得到了区委和市院有关领导的肯定,采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宣传工作上,她鼓励负责宣传的干部多写、多投,并亲自指导撰写,积极与记者沟通联系,努力为宣传干部创造条件。针对报表总是出错的情况,她主动与市院联系,邀请市院负责人专门为各科室内勤讲课,查摆原因,落实整改。
年底时,人大报告的重任落在了她的肩上。对于这样一个在办公室工作不到一年的同志来说,心里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她深知这是领导对她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她勇敢地接受了任务。她向以前写过人大报告的同志虚心求教,研读了各级检察机关的人大报告,又查阅院里本年度的信息、简报等,做到对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认真构思、潜心写作,短短时间内她就拿出了人大报告的初稿,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成绩面前她没有满足,为了精益求精,她六易其稿,终于为这项任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王凌云到办公室的时间不长,却已成绩斐然。信息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突破,至今她编发的信息被市院采用60余条,被省院采用10余条,被区委人大采用的有20余条。去年宣传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一。月报表逐步改进了缺点,错误明显减少。她接受的其他各项文字材料,如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稿等,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区委和上级检察院也渐渐知道定海检察院出了一个“才女”主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王凌云,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女检察官,她以她的聪慧和执着阐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谛,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让检徽闪耀着不平凡的光彩,让整个人生在检徽的照耀下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