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张红军从杭州大学法律系毕业,来到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从反贪到侦查监督,从检十一年来,张红军始终奋战在检察工作第一线,以一颗永远忠于法律的心,以勤奋敬业、踏实专注的性格,在检察工作第一线无怨无悔默默地奉献着。从鄞州区先进工作者到全省规范执法先进个人、鄞州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无悔的付出。他热爱检察事业,工作虽然苦累,但他很充实;有时虽然孤独,但并不空虚寂寞。从普通干警到反贪局长,再到侦监科长,他始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身先士卒的反贪局长
2005年1月,张红军被任命为反贪局局长。作为反贪局长的他,在办案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常说:“反贪局长就是尖刀连连长、突击队队长,在查办大要案中,必须无私无畏,冲锋在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元宵节还没过完,人们都还沉浸在过节的喜气中,张红军就带领反贪局的干警铺开了一张大网。根据调查发现,鄞州区姜山镇广播站站长李某从杭州一家工厂采购电缆的价格要比当时的市场价格高出一倍以上。为何李某舍近求远?为何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张红军凭着职业的敏感,觉得其中必有问题。为了查明真相,他亲自带领两名同事调取了该站从2000年起的所有账册。经过连夜查账,发现该广播站每年从杭州这家电缆厂进货200余万元,而且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顾不上一夜没合眼,张红军又马上带人到杭州传唤了该电缆厂厂长张某,并调取了该厂与鄞州区姜山广播站的业务往来账册。张某到案后,拒不交代自己的行贿事实。眼看离12小时传唤时限马上就要到了,张红军亲自上阵,他从张某的家庭情况谈起,并与张某在思想上、法律上进行了多个回合较量。张某开始焦虑不安,闪烁的眼神中流露出失败的神情,最终张某彻底交待了自己行贿李某1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张红军接着又带领全局同志乘胜追击,从张某的交待及有关账册中挖出了另外5名乡镇广播站站长在向张某厂里进购电线电缆过程中收受回扣共计3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此案的查处,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纷纷拍手称快。这同时得到了鄞州区委领导的高度赞赏。借助查办这起案件的机会,鄞州区彻底整顿了辖区内乡镇广播站,并进一步完善健全乡镇广播站管理体制。
勤于探索的侦监科长
2006年7月,因工作需要,张红军调任侦查监督科科长。上任后,张红军针对检察工作点多线长等特点,教育同事们始终绷紧廉政这根弦,带领大家坚持做到“三不”:即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饭坚决不吃。苦,大家一起吃;喜,大家一起分享。侦监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但在张红军的引导下,大家却是心情舒畅,热情高涨。
审查批捕是侦监科最为主要的一项工作,经过两年的实际操作,张红军逐渐摸索出一套宽严相济的批捕准则: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背景,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不论是否本地人,均依法不批准逮捕,保证外来人员享受同城待遇。去年,在审查批捕外来人员梁某涉嫌收购赃物一案时,细心的张红军发现,附在案卷后部的保证书上有梁某暂住地10余位村民的亲笔签名。一名外来人员为何能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他作保呢?为了搞清事情的始末,张红军亲自前往梁某的暂住地,在那里他看到了由于失去支柱而整日哭哭啼啼的梁某妻子和即将面临失学的梁某儿子,在那里他见到了那些愿意为梁某作保的村民。梁某来村里已经8年了,村里人认为梁某是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这次肯定是一时糊涂。在综合考虑梁某的实际情况后,张红军决定对他不批准逮捕并得到了院领导的同意。梁某被释放后,张红军再次上门,当他看到梁某在自食其力辛勤工作,梁某儿子又重返校园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至今,侦监科已对40余名外来人员作出不捕处理。
张红军在重点抓好案件质量和立案监督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检察改革的思路,尤其将引导侦查融入到审查案件和提前介入的过程中,在审查批捕案件、提前介入侦查时树立引导侦查的意识,以保证准确、及时地打击犯罪。去年3月,东钱湖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故意杀人案,一个婴儿刚出生就被亲生母亲掐死丢弃。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一开始承认是自己亲手掐死了婴儿,后又辩称是生产过程中自然死亡,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公安机关要求侦查监督科提前介入,侦监科介入后通过法医鉴定,认定婴儿出生时是活的,而且脖子上有一轮用手指掐过的痕迹。最后在事实及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终于承认了杀死自己婴儿的犯罪事实。
儿子眼中的迟到爸爸
反贪工作的艰辛无法用言语表达,常常是嫌疑人带到,12小时内必须突破,3天内必须报捕,所以加班熬夜在反贪局是家常便饭。调到侦监科后,审查批捕再加上立案监督、引导侦查、侦查监督、信息调研等工作,科里事情多,人手少,张红军更忙了,经常带头加班加点。张红军的儿子天生过敏体质,天气一变化就会感冒咳嗽,经常要上医院,但他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妻儿。有一次儿子发烧到39度,妻子打电话要求他带儿子上医院,而此时他正在办一大案,接到妻子电话,没说几句就把电话挂了,气得妻子好长时间没理他。案子办完后,张红军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儿子满脸委屈地说:“爸爸这次又迟到了,怎么每次生病都是妈妈陪我,爸爸你去哪了呀?”看着儿子无辜的眼神,张红军很愧疚,但是他知道,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鄞州区的这片蓝天和安宁,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一次次放弃对家庭的承诺和对儿子的保证,始终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忘我地工作在岗位上,永不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