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的车肇事,车主要不要赔,这在实践中是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其实以前本来是有明确的规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就规定说:交通事故由车主负责垫付的赔偿……”正在台上讲课的并不是大学教授,而是义乌市检察院民行科的80后检察官陈文,大连海事大学民商法研究生,地点也不是大学校园,而是义乌市检察院的会议室,今年开始义乌市检察院每月坚持开展“每月一讲”活动。
近年来,因业务工作的需要,义乌市检察院先后招录了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人大部分为“80后”,其中14人为研究生学历。目前该院35周岁以下干警有47名,占全院干警总数的43.9%,队伍结构十分年轻。新鲜血液的输入,极大地缓解了该院案多人少、人员短缺的状况,但是,青年干警尽管学历高、有知识、有理论,但普遍缺乏实际办案经验。如何尽快提高青年干警素质,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是该院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为促使青年干警尽快成才,该院在传统的加强教育培训和轮岗练兵、开展各种岗位技能竞赛的基础上,推出了“每月一讲”活动:由青年检察官和业务骨干上讲台,着重就法律政策研究、办案工作体会、学习收获等开展交流。为扎实开展好该活动,该院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制定了活动方案,印发了讲课检察官排列表,规定每月的最后一周的周四为上课时间,每次安排两名青年干警上台讲课,全院干警和聘用人员必须到会听讲并做好笔记。“每月一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干警们交流工作、相互促进,同时也提高了青年干警开口能说、上台能讲的能力,对提升检察队伍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