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谢谢检察官!”10月30日上午,当张建平接过金华市检察院检察官刘彩萍、支新怀和婺城区检察院检察官钱卓艺送来的6万元司法救助金时,他用因伤残无法表达清楚的语言表示感谢,此刻,张建平和陈记芳夫妇的脸上挂满了泪水。让他们感动的还有婺城区残联和镇里相关领导、村干部、金华市小星球公益协会会员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表示要为张建平以后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帮助。
20年前,遭遇连环车祸她苦撑一个家
如果没有20年前的那场车祸,陈记芳一家现在也许也和村里的同龄人一样,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这世上没有如果……
金华婺城区白龙桥镇和蒋堂镇是当地的工业镇,镇上企业众多,张建平、陈记芳家就住在蒋堂镇清水塘村。1998年,33岁的张建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在乡镇企业跑供销,妻子陈记芳在乡镇服装企业做工,9岁的儿子活泼可爱,正步入学门。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赚了些钱,在村里盖了幢两层的小楼房,外墙还贴上了漂亮的瓷砖,这样的楼房在当时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8年1月7日,阴雨绵绵,当晚8点张建平和往常一样去接在服装厂上夜班的妻子陈记芳回家,谁知刚走到白汤下公路口,就被一辆在雨夜疾驰而来的小客车撞倒。张建平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经诊断,张建平六根肋骨断裂,左手粉碎性骨折,脑子严重损伤,全身多处伤口。在家中听到消息的老母亲被吓得六神无主,陈记芳慌忙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满身血污、昏迷不醒的张建平,婆媳俩抱头痛哭。万幸的是,张建平经过连日的抢救终于恢复了意识,但他依然无法动弹、进食,只能通过鼻饲流食维持生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医院治疗了5个多月后,花了三万多药费,张家人实在无力支付医药费,他们决定将张建平带回家休养。6月8日,就在救护车将张建平运送回家的途中,不幸再次降临,救护车为躲避路边窜出的一头疯牛,与一辆轿车相撞。张建平由于被固定在担架床上,受伤较轻,妻子手臂骨折,母亲汪爱香因为年老体弱,身体多处骨折, 车上的张建平、陈记芳、汪爱香又再次被紧急送回医院救治。对这一家人的不幸遭遇,1998年6月24日金华日报第六版浙中周刊曾以《连环车祸一家人》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友爱援助之手,为他们奉献一份爱心。
事发后,当时的金华县交警大队事故责任认定,肇事方陈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张建平负次要责任。张建平因交通事故导致一级伤残(康复治疗后被评定为肢体残疾二级)。1998年9月20日,金华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陈某、车辆的所有人金华市某集体资产有限公司和童某赔偿原告张建平16.7万余元,最终,陈某赔偿了5万余元后就不知去向了。后来金华县人民法院改成了金东区法人民法院,其所在的蒋堂镇也划归婺城区管辖,剩余款项他们不知道找哪个法院去执行,陈记芳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追讨。
张建平是家中的独子,发生车祸后,由于其父亲不能干农活,田地只好荒芜,没人耕种。接二连三的打击,也让身为妻子的陈记芳身心俱疲,她一面要照顾丧失自理能力的丈夫,一面还要照顾受伤的婆婆和生病的公公,儿子当时只有9岁,只能让外婆帮忙带,“能借的地方都借了”,眼看着家里因抢救和治疗欠的外债越来越多,陈记芳也只能边打工边攒钱还债,靠着亲朋好友的接济和好心人的帮助,苦撑着这个家不散。
20年后,再遇难关检察官向她伸出援手
20年来,陈记芳不离不弃守着张建平,里里外外操持着这个苦难重重的家,家里除了农具也没有多余的钱添置值钱的家电,昔日的漂亮小楼房,现在看来已经是非常破旧了。这些年,她送走了公公,又把儿子抚养长大,眼瞅着儿子工作了,家里的债也慢慢还清,她也有了喘口气的机会。然而,丈夫张建平逐渐稳定的病情却突然严重起来,原本还能扶墙慢慢挪动的他,现在连站立都很困难,腿部又因为糖尿病发生病变,有溃烂的迹象,更糟糕的是,张建平的精神变得异常暴躁,也许是身体不适的加剧,他开始不分白天黑夜的大喊大叫,需要有人时刻在身边安抚。而家中的老母亲已经近80岁高龄,根本看不住张建平,陈记芳和儿子只能就近打打临工,确保家里出了问题可以立即赶回去,但这样一来,打工的收入就十分有限,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张建平后续的治疗费用又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今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司法人文关怀,对七种情形的贫困当事人,依法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主动帮助其解决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改善生活环境。这七种情形的贫困当事人,其中四种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第六种是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件精神,今年3月20日会同市扶贫办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脱贫攻坚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形成以司法救助为主体,社会化救助补充完善的全方位救助合力,建立依法依规解决救助对象实际困难的长效机制,同时探索为更多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因案增贫的人民群众提供积极有效帮助
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华市检察院一位退休检察官老金了解到张建平一家的情况,有多年控申工作经验的他,认为张建平一家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觉得可以通过救助帮他们渡过难关,老金很快将案件线索告诉了金华市检察院和张建平家所在辖区的婺城区检察院,两级院得知情况后迅速展开联动救助行动。考虑到张建平的身体和家庭困难情况,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张建平一家告知了,工作人员亲自上门为他们介绍国家司法救助的相关政策,并协助其办理司法救助的相关申请手续。由于交通事故侵权行为发生在20多年前,当时很多的诉讼文书张家人已经无法找到,甚至当年法院的行政区划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工作人员又根据案件线索,多方查询,调取到了完整的诉讼文书和案件执行裁定,并帮助张建平一家收集整理了所需的申请材料。同时,在走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张建平一家目前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最大的困难是张建平的并需要专业的照顾。检察官通过联系婺城区残联等部门,专门为张建平申请了当地的“爱心家园”项目,白天可以将张建平送到镇上爱心家园,由专业的护工对其进行看护,让陈记芳和儿子可以腾出手来安心工作,进一步减轻他们一家的负担。
司法救助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的惠民工程,是检察机关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民心工程”。几年来,金华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以主动关怀为导向,打通司法救助渠道、打造专业办案机制、打破单一救助模式,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突出 “三化”效果,发挥检察机关司法为民、司法扶贫的特色和优势,为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人中“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办细办实司法救助,积极促进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至2019年10月,金华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14件16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人民币266.18万元,其中,救助贫困户86户,未成年人61人,残疾人23人,军人军属1户2人。全市司法救助案件数量和救助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速明显,2018年比上年度同期分别同比上升193%和330%,2019年前10个月比上年度同期分别同比上升47%和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