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一封特殊的来信牵住了检察官的心
时间:2019-05-15  作者:卢笑晨  新闻来源:永康市院 【字号: | |
  

  

  413日下午,永康市人民检察院收到了一封跨越一千多公里的来信,一封来自犯罪嫌疑人(小贺,化名)母亲“请求信”。

  娟秀有力的字体这样写道:“此刻怀着无比心痛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在43日的下午13:38,我收到了永康市看守所的一封信···这么多天,我就像行尸走肉···我和丈夫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也曾再三叮嘱出门在外要遵纪守法,可万万没想到,一别36天,却等来了看守所的消息···期间发生了什么我无从知晓,也无法联系上他···尊敬的检察官,请求你们给我一个回音,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同为父母心,信中425个文字滚落着这位母亲悲痛无助的泪水,也同样湿润了永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眼眶。

  来不及多加感慨,检察官第一时间查询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并未搜索到关于小贺的案件记录。考虑到案件可能还未移送过来,永康市人民检察院立即通过驻公安检察官办公室联系法制大队,询问信中内容的真实性。得知相关案件尚在侦查阶段,为避免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有不必要的接触,检察官便委托办案民警给小贺母亲一个回复。

  424日,案件移送到永康市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系包括犯罪嫌疑人小贺在内的多人多窝点的电信诈骗团伙案。那封信也转交到了承办检察官的手中。

  20189月底,在湖南老家的小贺结识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经介绍,得到了一份“只要会打字而且待遇不错”的工作,每月底薪3000元再加15%的业务提成,统一安排住宿,还有每日30元的餐补。当天夜里,“同事们”都被接到长沙,以组为单位开始按部就班地工作。

  “我们每个人使用统一的微信名,按照事先编好的剧本和话术,在微信上冒充因失恋去云南贫困地区支教的美女教师。先是在微信聊天或朋友圈中发布当地孩子贫苦的现状,鼓动大家爱心捐助,再后来就是借回程的路费或者以过生日的名义暗示和诱导爱慕者发红包......”走完一个剧本只需一个月甚至更短,一个月后,小贺及“同事”就会更换窝点,更换微信名,重新建组,开始下一次骗局。

  当承办检察官问及是否知道自己在违法犯罪时,小贺沉默了一下,随后低低的声音响起:“刚开始只是觉得‘工作轻松,工资可以’,上岗后,才发现是诈骗,但因为没做完一整套流程是拿不到钱的,于是就继续做了两个月直到过年‘休业’。没想到20193月,大家再次被召集到一起‘上班’没多久,就被抓获了。”

  “你年级尚轻,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诈骗的时候你有想过自己的父母,想过自己会受到的刑罚吗?”面对质问,小贺低下了头。

  430日,小贺被依法批准逮捕。

  为了让小贺母亲节假日过得不那么沉重,“五一”过后,承办检察官才再次打开抽屉,拿出那封“沉甸甸”的来信,细细地思考该如何向这位母亲说明小贺的情况。几分钟后,电话拨出,电话那头小贺的母亲哽咽着感谢检察官的关心。

技术支持:正义网
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版权所有
授权使用: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