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金检讲堂暨全市检察理论研究专题部署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裘菊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分管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检察理论研究人才、课题申报人员及市检察院40岁以下青年干警参加会议。
专题部署会前,市检察院以金检讲堂形式举办了法律沙龙活动,邀请金华市司法局副局长、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范良聪围绕“法律实务与理论研究的结合转化”主题进行交流。
活动中,范良聪副局长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什么研究是好的研究、法学研究的一般路径、实务研究的五大忌讳四个方面交流了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应用与理论研究成果向实务转化的路径与策略。
会议强调,要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严格依法履职、确保检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三个维度”,直面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手抓:
认清形势、统筹推进,让理论研究更有力度。要转变理念,坚持双轮驱动,准确把握检察理论研究与检察工作发展的内在联系,将理论研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要强化组织,坚持一体履职,健全完善院领导领衔抓总、职能部门组织统筹、全体检察人员广泛参与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格局。要完善机制,坚持长效发展,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成果孵化机制、数字赋能机制,确保研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靶向发力、注重实效,让研究成果更有分量。要对准改革风向标、发展主战场、办案最前沿,紧贴检察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持续破难题、解新题。要力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题成果、理论文章、办案指引、决策参考,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服务检察工作质效。要注重抓好政治效果评估、实践效果评估、转化效果评估,提升理论研究质量。
筑巢引凤、厚植沃土,让研究生态更有活力。要积极搭建学习研究平台,做实实务沙龙,做精研究基地,做优展示窗口,持续提升检察理论研究的活跃度。要把检察机关具有的数据资源优势与科研院校的理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检校合作形式,真正实现理论“接地气”、实务“有高度”。要把握理论研究与队伍建设的互促共进关系,培育一批“能办案、会总结、善推广”的复合型人才。
2024年,金华市检察机关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履职基本价值追求,深化检察理论研究,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全市共结项省级以上课题18项、市级课题75项;在知名期刊发表调研成果11篇,在最高检认定的其他公开发行期刊发表15篇,出版法学专著3本;在省级以上论坛或征文中获奖50项。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好会议精神,把理论研究做成推动工作的“发动机”、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实现检察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相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