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概况   |   检务公开   |   检察动态   |   检察文化   |   媒体聚焦
 
  欢迎您登录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检察院网站! 我们期望通过“金华检察网”,拓宽检务公开的渠道,在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2022年金华市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链接(金华市检察司法会计中心招聘1名)
·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检察履职全面助力打赢战疫大战大考的十条工作提示指引
·金华市检察机关听证员库选任公告
·2021年度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公开招录司法雇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更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义网
中国金华
浙江检察网
金华纪委
金华人大网
金华市公安局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12309中国检察网
中国检察听证网
当前位置:首页>>金华风采
对话“未检”心理咨询师王春丽
作者:王凯玲  时间:2019-03-20  新闻来源:武义县院  【字号: | |
  

  

  王春丽:武义三中心理教师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武义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特聘心理咨询师

  2018年,武义县检察院聘请王春丽老师担任未成年人检察部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救助,全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测评35人次。今年县“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对这项工作点赞。今天,我们邀请并对话王老师,谈谈关于她与困境未成年人的故事,深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诱因,以给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小编:王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检察工作的支持。受聘为未成年人检察部心理咨询师之后,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春丽老师:感谢领导及检察院对我的信任,虽然20余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心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积累,让我对助力孩子成长的工作很有信心,但刚接到这份邀请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面对的是一批有着特殊经历的孩子。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是,前期先通过跟检察官们交流,对未成年人犯罪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需要在看守所或提审室面对面给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根据案件类型选择合适的量表对他们开展专业心理测评,分析并出具专业的测评报告供办案人员以参考,同时根据需要给孩子本人或监管人员一些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反馈。我去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测评共35人次。在此过程中,傅检察官(注:武义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傅慧莉)的热诚与忘我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还有心理测评与疏导过程中孩子们的有效回应,让我由起初的接受任务,能帮一点是一点的初心,到现在转变为不管是否是节假日,只要时间允许,我都非常乐意协助检察院做好这项工作。

  小编:王老师,过去一年,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测评达35次,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春丽老师:过去一年与这群“特殊”孩子的接触,触动颇多。时间过得太快了,第一次接受我做咨询的孩子又长大了一岁。通过跟这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的接触,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还很年轻,真的是太小了,有的都没有我家孩子大,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感到心疼,比如有个云南籍孩子,当时才14岁就辍学了,来我们这边打工,因为没有吃的,年龄太小找不到打工的单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跟小伙伴一起做了偷盗电瓶车的犯罪行为。没有成人特别父母照看,缺爱的孩子,没有受到该有的教育的孩子,会容易走更多的弯路。

  小编:通过您与涉罪未成年人的接触,根据心理学分析,您觉得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主要有哪些主观诱因?能给我们分析一下吗?

  王春丽老师:通过2018年做的35例心理测试和咨询,我认为未成年犯罪主要还是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孩子缺爱或过度被“爱”。大部分孩子想法单纯,更多的是抱着对社会的好奇、寻求刺激、需要“被认同感”“自我价值感”“挑战权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出来“混社会”“闯江湖”,他们接触到的所谓“朋友”“哥们”的脑子里“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算不上是犯罪,只是所谓的“小搞搞”。普遍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大、不计后果、“跟风”“同伴压力”“从众等群体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过度被“爱”的典型案例,要数一个离开高中校园不久的准大学生被性侵的案子,因打小被父母过度约束,觉得毕业了终于可以自由自主了,脱离父母、家庭的管束后,开始沉迷网络,不加警惕地自我放纵,滥交网友导致上当受骗。记得咨询前母亲边哭泣边不停地和说我,她一直都非常注意管教孩子,家里家教一直很严,在学校老师也对孩子管的很到位,考上大学了,我以为长大了,可以放手了,谁知……

  小编:除了心理层面的,您认为还有什么外界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王春丽老师: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都是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的家庭因素——有的父母婚姻状况不好,孩子缺少陪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有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管教过早流入社会,在本该读书的年纪,没有在校园里接受教育。比如:有个偏远山区的偷窃案的男孩,他告诉我四岁以后从未见过妈妈(母亲离家出走),一直跟着奶奶,而不善表达的父亲为了孩子很用心的常年在外很努力的打拼,供养孩子和老人,因为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一直未娶。他说特别想妈妈,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总是三言两语,冷冰冰,没有一点温暖,他中途辍学,是不想花父亲的钱,想靠自己过日子。那些“兄弟”经常叫他一起喝点小酒约他玩,会给他温暖,还给他介绍女朋友,特别是他的女朋友(他又改口说应该是妻子,怀孕了)一家人都对他很好。他觉得很对不起她,担心女孩子不会等她出来,自始自终未提及父亲的一丁点好,只怕奶奶知道他的事会伤心。事实上通过事先与父亲的沟通,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用心良苦、非常不容易的父亲。记得那次是原计划10分钟测评,结果变成1小时的心理疏导,清晰的记得准备离开的时候孩子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这么专心的听我说过话,我一定会好好表现,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忘不了孩子那饱含泪水但充满坚定的眼神。那一刻我觉得孩子的幸福感其实跟家庭经济并没有太多的关联,而跟原生家庭家人的相处交流以及生活方式太有关系了。

  除了家庭原因,法制观念、规则意识缺乏也是一个原因。有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贵州籍孩子,是个重犯,咨询结束时说:老师,说真的,我来浙江“闯”还是来对了,这里的警察阿姨们真好,在老家被关了从来没有人管我,如果早点有人告诉我这些道理,我肯定不会再次进来了,谢谢您的关心,离开审讯室前朝我深深的鞠了一个躬。那一刻,我的感受是对于这些流动人口,非常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一些法制宣传与普及教育。

  小编: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出力。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心理咨询师,从专业角度,您对家长、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什么建议?

  王春丽老师:感觉任重道远。希望家长不只是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是给孩子多些陪伴和心灵呵护,不少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其实家庭才是孩子品性形成的主阵地,健康向上的家长才能带出积极阳光的孩子,家长、监护人都需要和孩子共成长。学校作为孩子走向社会的阶梯,应该彻底贯彻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多开素质拓展类的心理活动和课程,特别是多开法制课,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在孩子内心深处适时的播下健康向上的种子。我县检察院已经把心理咨询引入到监区内外,在“心”时代率先走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新时代。我有个愿景,就是希望多部门联合搭建更好的平台,服务于需要的孩子和家庭,期待201811月县委政法委、卫健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有关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文件精神在我县尽快落地开花,除了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更专业的咨询和服务,更希望人人都意识到每个人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而为健康武义、大美武义添砖加瓦。

 
技术支持:正义网
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版权所有
授权使用: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