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黄美媚(左一)会同永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前往刘英烈士陵园进行英烈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回头看”,并擦拭零散烈士墓区墓碑。
红色资源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履职过程中,我有幸见证了浙江省永康市检察院与政府部门协同守护烈士忠魂的动人故事,这段持续五年的英烈守护行动,不仅让革命先烈的英灵得以安息,更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今年清明前夕,我又一次走进刘英烈士陵园,看到干净整齐的墓区和自发前来瞻仰的群众,我深切感受到守护英烈绝非一夕之功非一家之能,既需要情感共鸣,更需要制度保障。 那是2019年秋日的一个清晨,我跟随永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走进唐先、花街、古山等乡镇。当拨开丛生的荒草,看到一座座字迹模糊、碑身已经破损的烈士墓碑时,大家沉默了。 通过调阅烈士名录、现场走访勘查取证,检察官们发现全市共有80余处零散烈士墓,因战争年代条件有限,大量烈士就地安葬、分布零散,烈士墓缺乏专人管理维护,有5处9穴逐渐出现墓体开裂、碑体风化等情况,破坏了英雄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 “不能让历史记忆逐渐荒芜消失!”2019年9月底,永康市检察院依法向永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及时完成对上述烈士墓的管理修缮工作。我作为人大代表受邀见证了这场特殊的检察建议公开宣告会。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19年12月,永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当地的刘英烈士陵园专门开辟了零散烈士墓区,并动员烈士家属同意统一管理,成功将部分零散烈士墓共55穴迁入烈士陵园进行集中安葬,实行集中管理维护。 更令我动容的是后续的保护升级。2021年,浙江省检察院组织开展了“守护红色军事文化史迹”专项行动,永康市检察院以此为契机,主动与永康市党史办、方志办、文物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沟通衔接,就辖区内部分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以及其他零散烈士墓存在的管护不到位问题,进一步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不愿或不宜迁移的零散烈士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后,永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成立了督导组落实零散烈士墓的修缮整治,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修缮维护工作的通知》,明确烈士纪念设施属地管理、就地保护的原则,规范各乡镇(街道、社区)、管委会的主体管护责任。这一“集中保护为主、分散保护为辅”的分级保护机制,确保了每一座零散烈士墓都有人管、有人护。 至此,“每年清明必访烈士墓”成了我和检察官们的约定。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持续关注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英烈保护工作,并充分发挥代表履职监督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凝聚合力,捍卫英烈荣光,弘扬英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