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检讯
基层检讯
想打官司要回一万元借款,却被“假律师”骗走十万元
时间:2020-03-24  作者:  新闻来源:义乌检察 【字号: | |
  

  在义经商的小楼(化名)本想找熟人介绍律师打官司要回1万元借款,没想到却被熟人汪某某假扮的“律师”骗走10万余元。2019年12月,被告人汪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小楼是江西人,在2018年的时候,小楼在义乌借给朋友1万元钱,经多次讨要,对方都不归还,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小楼为讨要借款,向老乡的丈夫汪某某求助,汪某某自称能够找到专业律师,一定能够帮忙打赢官司要回欠款,小楼听后深信不疑。

   

  不久,一位自称汪某某介绍的“谭律师”以及“谭律师助理”主动加了小楼微信。之后,“谭律师”、“谭律师助理”就开始编造各种理由向小楼索要钱物,比如需要支付律师费、工本费,需要垫付应酬费、路费、档案费、强制执行押金等各种大小开支,前后累计100余笔,共计人民币10万余元。

  江西人,在2018年的时候,小楼在义乌借给朋友1万元钱,经多次讨要,对方都不归还,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小楼为讨要借款,向老乡的丈夫汪某某求助,汪某某自称能够找到专业律师,一定能够帮忙打赢官司要回欠款,小楼听后深信不疑。

   

  不久,一位自称汪某某介绍的“谭律师”以及“谭律师助理”主动加了小楼微信。之后,“谭律师”、“谭律师助理”就开始编造各种理由向小楼索要钱物,比如需要支付律师费、工本费,需要垫付应酬费、路费、档案费、强制执行押金等各种大小开支,前后累计100余笔,共计人民币10万余元。

  而小楼哪里知道,“谭律师”及“谭律师助理”均为汪某某用微信小号虚构,二十五岁的汪某某因为长期找不到工作就想骗取小楼的钱财,而所骗钱财大部分用于买游戏币或者打赏女主播。

   

  

  2019年8月,汪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案发后,汪某某赔偿了小楼的全部损失并取得了她的谅解,同时汪某某自愿认罪认罚。经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我本想找熟人帮忙好办事,谁知道一时大意,反而上当受骗。” 小楼懊恼地说道。

  

技术支持:正义网
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版权所有
授权使用: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