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是否及时,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院前医疗急救,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近日,在一份检察建议的推动下,永康市率先加快医疗体系的数字化改革,为院前医疗急救“加速”。
2019年4月,永康的楼某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于是拨打120电话求救。随后,救护人员到达楼某居住地附近,但因楼某表述断续,救护人员无法获取具体住址,几番辗转找到楼某时,楼某已无心跳。
“要不是因为救护人员找不到我家,我丈夫就不会死,医院一定要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同年7月,楼某妻子卢某向永康市法院起诉。之后,法院以医院未存在过错为由,判决驳回卢某的诉讼请求。卢某不服,向金华市中级法院申请再审,后仍被驳回。
卢某不服再审裁定,向永康市检察院申请监督。“卢某当时情绪十分激动,一边哭一边说。”检察官说,受理此案后,通过对案情调查核实,检察机关认为,不仅要化解双方矛盾,更要对院前急救体系是否存在无法准确定位、无法应对突发情况等问题进行明晰。
去年11月,针对卢某申诉案,永康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公开听证。经过充分讨论,听证代表表示,希望通过检察监督加快院前医疗急救数字化信息建设,确保急救过程精准高效,并建议以调解方式有效解决此案纠纷。
“要加强对医疗急救中心及站点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站式数字化工作平台,推进院前内既往病历、诊疗等医疗信息的共享。”检察官说,从之前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还不完善,调度系统单一、不能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现象相对普遍,很容易因抢救不及时,错过“黄金急救时间”。据此,永康市检察院向永康市卫健局发出社会治理性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快医疗体系数字化改革建设。
检察建议发出后,卫健部门加速数字化医疗平台构建,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确保第一时间能对突发性病人进行精准救助;同时,延伸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重点的全人全程健康服务系统,努力实现卫生健康服务和治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上次事件之后,怎样快速寻找与救治突发性病人,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永康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卫健部门大力推进城市大脑“永葆E康”项目建设,实现急救信息共享,紧急情况下,可以对报警患者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查询,并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查询其历史诊疗数据。
与此同时,永康市检察院就卢某申诉案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和乡镇机关,以开展司法救助、帮助申请低保等方式,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