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老年人权益保护,这次针对老年人过渡房规范化建设的检察履职非常扎实、很有针对性,不仅消除了老人的安全之忧,也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法治保障带来的安全感、获得感。”在李祖村,义乌市检察院举行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后宅街道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作为听证员在评议时说道。

老年人过渡房里的隐患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和美乡村展新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为解决拆迁区域老年人腾房过渡需求,新建或改造过渡房供老年人集中居住。过渡房成了这些老年人在新房建成入住前长期固定居住的“家”,临时过渡需要2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老年人的落脚问题解决了,那住得怎么样呢?检察机关履职中发现,部分老年人过渡房改造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老年人集中居住特殊性,存在出行坡道坡度过大、公共卫生间未安装防滑地垫、无辅助扶手等出行安全问题以及消防设施破损、应急通道堵塞等消防安全问题,可能影响众多老年人居住、出行安全。
检察建议促规范
如何让老年人在过渡房中住得更安心?义乌市检察院聚焦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磋商会、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属地镇街开展整改。
办案中,针对整改条件有限的老年人过渡房,积极邀请老龄委、残联等参与指导,采取替代措施并充分听取居住老年人个人意愿,有效确保老年人出行安全。

听证评议看成效
“此次整改我们新增安装辅助扶手3处,更换防滑垫、改善排水系统4处,更换破损消防设施12处,检查消防器材106处……确保老年人在过渡房里住得安心、放心、顺心。”6月26日,一场以“规范老年人过渡房建设”为主题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召开。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老龄委、残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
“检察机关这次规范老年人过渡房建设工作,精准抓住了‘适老化改造’和‘消防安全’两大关键点。”“过渡房里的老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之一。检察机关没有把‘临时过渡’当小事,而是主动作为,把老人的安全、便利放在心上。”……会上,听证员通过观看改造前后对比图、听取职能部门汇报整改情况等方式开展综合评议,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全面履职,老年人过渡房适龄化改造基本完成,消防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老年人过渡房解决了‘过渡’老人的居住问题,这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实事,希望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共同把这件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金华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马骏总结道。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义乌市检察院将继续以“检促治理”行动为舵,持续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检察建议促治理、以公开听证促公信、以协同联动促实效,用法治方式筑牢权益保障的坚实堤坝,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